推薦理由
《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是傳播學學科歷史研究的經典著作之一。在該著作中,羅杰斯循著傳播學發展的現實軌跡和思想脈絡,追溯了傳播學發展的歐洲起源,并在此基礎上系統地介紹了傳播學在美國的發芽與生長,從而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壯麗的學科發展史。同時,羅杰斯還在該書中開創了一種將理論、歷史和個人傳記結合起來的方法。他將相關學者的社會背景、學術背景、理論貢獻、工作經歷甚至其生活中的奇聞趣事都融入到學科史的寫作中,以此來揭示每一位學者對傳播學的產生與發展所發揮的作用。
書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不僅向讀者呈現了學者們立體的人物形象,也在一次次講述中勾勒出傳播學的發展脈絡。誠如羅杰斯所說:“任何涉入一條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這里的水來自何方,它為什么這樣流淌?!?strong>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在告訴我們:傳播學從何而來?將往哪兒去?它為什么會如此發展?
作者簡介
埃弗里特·M. 羅杰斯(Everett M. Rogers),當代美國最著名的傳播學學者之一,曾擔任新墨西哥大學傳播學與新聞學系教授和系主任。他是傳播學的一個新興分支領域——發展傳播學的重要開創者,也是“議程設置”理論的杰出發展者與當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創新的擴散》《大眾傳播與國家發展》《傳播網絡:趨向一種新的研究范式》及《議程設置研究:它在哪里,它往何處去?》等。
內容簡介
“歐洲起源、三個學派、四個先驅者和作為集大成者的施拉姆”是貫穿該書的主線。在第一章中,羅杰斯以巧妙的倒敘手法將施拉姆在衣阿華和華盛頓的學術經歷等內容作為該書的開篇,從而為全書三個部分的論述奠定了基礎。
第一部分共三章,主要論述了傳播學在歐洲的起源。羅杰斯向讀者介紹了19世紀歐洲三大智者——達爾文、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生平事跡與其主要思想進化論、精神分析理論及馬克思主義。這三大理論基礎不僅直接影響了社會學與心理學等社會科學,還間接地影響了1900年以后在美國崛起的傳播學。此外,這一部分還介紹了帕洛阿爾托學派和以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的批判學派。
第二部分共七章,主要論述了傳播學在美國的發展。這一部分著重筆墨介紹了芝加哥學派,該學派的部分研究為后來傳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早期的模式,其方法論催生了一批被稱為解釋學派的傳播學學者的出現。其次,羅杰斯論述了傳播學四大先驅——拉斯韋爾、拉扎斯菲爾德、勒溫和霍夫蘭的學術研究對傳播學發展的巨大影響。該部分的最后兩章還呈現了對傳播學理論有所補充的控制論、系統論與信息論。
第三部分共一章,主要論述了傳播學領域的建立。施拉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華盛頓形成了自己對于傳播學這一社會科學領域的獨有觀念,并帶著這種觀念返回衣阿華大學開創了他的傳播學觀。離開衣阿華后,施拉姆相繼在伊利諾伊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建立傳播學。在該書的結尾,羅杰斯還簡要地介紹了技術決定論者英尼斯和麥克盧漢以及其他國家的傳播學。
本書目錄
第一章?施拉姆和傳播學的創立/001
第一部分 傳播學的歐洲起源/031
第二章 達爾文和進化論/039
第三章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論/064
第四章 馬克思和批判學派/103
第二部分 傳播學在美國的發展/129
第五章 芝加哥學派/137
第六章 拉斯韋爾和宣傳分析/206
第七章 拉扎斯菲爾德和大眾傳播效果/249
第八章 勒溫和群體動力學/326
第九章 霍夫蘭和說服研究/368
第十章 維納和控制論/398
第十一章 香農的信息論/424
第三部分 傳播學領域的建立/457
第十二章 施拉姆和傳播學的建立/459
閱讀感悟
1.?傳播學史是一部社會科學史
該書之所以追溯了19世紀歐洲三大思想巨匠的理論思想——進化論、精神分析理論及馬克思主義,是因20世紀初期傳播學在美國的生根發芽與這三大思想有著深刻的聯系。
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在19世紀末通過西梅爾的社會學理論直接影響了美國的芝加哥學派。該學派熱衷于人類傳播行為的相關研究,這類研究使進化論思想扎根于傳播學的主流學派之中。同時,進化論中的許多重要概念和機制現在均被研究群體生態學的學者們所使用,這其中也包括傳播學學者。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影響了芝加哥學派的發展。精神分析理論不僅對現代心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還通過詹姆斯的實用主義影響了芝加哥學派的米德、杜威及帕克等學者,又借助批判學派、帕洛阿爾托學派以及拉斯韋爾直接浸染了傳播學領域。此外,精神分析理論還通過赫爾的學習理論對霍夫蘭的說服研究產生了間接的影響。同時,政治學、人類學等學科在不同程度上也受該理論的影響,而這些學科也在其發展過程中對傳播學有所影響,如拉斯韋爾對政治宣傳與政治領袖的分析。
馬克思主義作為批判學派的理論基礎之一對傳播學領域發揮了作用。批判學派的代表之一法蘭克福學派將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理論進行結合,將研究重點置于大眾媒介的所有權和控制問題,認為大眾媒介內容受社會階級關系統治,媒介淪為維護統治的工具。盡管批判學派與經驗學派在研究視野上的分歧無法彌合,但這對于非批判學者能夠產生增強意識的影響。
包括傳播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等在內的社會科學,均在上述三大思想的浸染下相互滲透、相互吸收,彼此影響。因此,由于傳播學在誕生與生長過程中與其他社會科學的相互交織,傳播學史在本質上是一部社會科學史。
2.?傳播學的形成和發展植根于當時的社會背景
盡管傳播的相關研究與理論觀點濫觴于19世紀的歐洲,但真正意義上的傳播學卻誕生于大洋彼岸的美國,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不無關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交戰各國廣泛開展了宣傳戰。在此期間,美國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員會”,負責國內外的宣傳工作,并在戰后出版了《我們如何大肆宣傳美國——第一次講述公共信息委員會的驚人故事,它將美國方式的福音帶到全球每個角落》一書。至此,美國學界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宣傳相關的研究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拉斯韋爾和他的戰時宣傳研究,該研究代表著一種重要的早期傳播學研究類型。
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其大規模的迫害行動致使大批猶太學者流亡到美國。柏林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勒溫、維也納數學家和社會學家拉扎斯菲爾德以及整個法蘭克福學派都陸續轉移到美國。勒溫在衣阿華州的胰臟研究中提出“把關人”的概念。拉扎斯菲爾德則開創了媒介效果研究的傳統,成為美國大眾傳播研究中占有統治地位的范式。
1941年,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造成聯邦文職官員在1941-1942年間以每個月9.7萬名新雇員的比例激增,包括眾多的社會科學家”。由此,包括拉斯韋爾、拉扎斯菲爾德及施拉姆等研究者均參與到戰爭期間政府的相關事務中,從而在華盛頓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社會科學家之網。盡管當時的傳播研究依舊零散地分布于各學科當中,但戰爭期間的研究多“以傳播問題為中心”,因此促進了傳播學的發展。
此外,傳播學的誕生也與資本雄厚的美國財團關系密切。其中對傳播學的形成發揮舉足輕重作用的財團,是由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創辦的洛克菲勒基金會。誠如羅杰斯所述:“沒有洛克菲勒基金會,美國早期傳播學就不可能繁榮起來。這個領域就建立在一個由石油提供的基礎上?!?/strong>該基金會不僅資助拉扎斯菲爾德從維也納移居美國,還通過其高級職員J?馬歇爾開展“廣播研究項目”,助推了早期大眾傳播研究的進行。
同時,美國商業的繁榮同樣助推了早期傳播學的發展。商業的繁榮促進了市場研究的興盛,而拉扎斯菲爾德憑借個人才能使市場研究貼近大眾傳播研究。包括收音機、冰箱及香煙等在內的諸多私人制造商皆對拉扎斯菲爾德的伊犁調查及應用社會研究局的相關調查進行過資助。
可見,傳播學在美國的形成與發展深刻地植根于當時的社會背景,這其中主要包括戰爭、意識形態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些因素均對該學科的建立及早期傳播學的相關研究產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傳播學在美國誕生有其社會必然性。
內容摘錄
弗洛伊德將社會結構當作一個既定的事實接受下來。馬克思將心理因素排斥在他對于決定社會結構的經濟因素的解釋之外。弗洛姆認為,個體的家庭社會化是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力量,甚至成人的社會化作為社會變化的一個手段都是重要的。
——引自第四章 第117頁
拉扎斯菲爾德的“廣播研究項目”,特別是由他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斯坦頓合編的關于廣播研究的三次年度評論,給廣播研究賦予從未有過的連貫性和可見性。
——引自第七章 第273頁
50年以后,1991年11月23日,我和一些朋友回到紐約的俄國茶室。它仍然是由紅色絲綢所裝飾,帶有舊式的歐洲風味。人們可以容易地想象拉扎斯菲爾德、默頓和他們的妻子坐在鄰桌旁,談論有關焦點小組訪談、節目分析儀和拉扎斯菲爾德的廣播研究所的事情。也許,那就是傳播效果研究誕生的夜晚。
——引自第七章 第325頁
任何訊息(message)都是已知和未知、預料之中和預料之外的結合。在一個只含有你已經知道了的內容的訊息(message)中,沒有信息,所以,一個訊息中的預料之外的部分就是信息的一個標志。
——引自第十一章 第426頁
在一個更加遙遠的未來時代,或許從現在開始的幾十年以后,施拉姆期望傳播學將消失,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被吸收到行為科學的一個重要統一體之中,這些行為科學最低限度包括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和經濟學(這些學科在1900年左右就獲得了它們目前的形式),它們的研究中心是人類行為。
——引自第十二章 第509頁